中国文明网 山东文明网
山东好人孙树民:乡村兽医服务基层40年 助力乡村文化振兴
发表时间: 2023-11-22 来源: 文明聊城

分享到:

  孙树民,男,1968年4月出生,中共党员,山东省临清市尚店镇的一名兽医技术员。他40年扎根农村一线,从事乡村兽医工作,先后获得全国最美农技员、省劳动模范、省优秀共产党员、“勃林格殷格翰杯”杰出兽医基层标兵、山东好人、聊城市道德模范、全省道德模范提名、全国农业农村劳动模范等荣誉。

  作为一名普通而平凡的畜牧工作者,四十年来,他走村串户、钻牛棚进猪舍,为养殖户提供技术服务,诠释了基层畜牧人吃苦耐劳、为民服务的初心使命。“助推乡村振兴,畜牧先行,真正让农业强、农村美、农民富起来,贡献我全部的力量。老百姓的称赞和赞扬就是‘最甜的糖’,能为老百姓服务,得到老百姓的认可和赞扬,就是我人生最大的快乐。”两鬓微白的孙树民干劲十足地说。

  扎根基层 做为民服务的“孺子牛”

  孙树民年少时家境贫寒,是靠着村支书和乡亲们凑的300元钱才得以学习专业兽医技术,老百姓的恩情不敢忘却,他用近四十年的坚守践行对老百姓的承诺,更是践行一名共产党员的使命初心。近40年来,他扎根农村,服务农民,行医范围从一个村发展到方圆百余里,出诊次数30余万次,防疫诊治家畜700余万头。36年,他背烂了6个医疗箱,骑坏了3辆自行车、3辆摩托车,为基层畜牧产业发展和基层群众增收致富做出了突出贡献。他每日走村串户、钻牛棚进猪舍,指导养殖、帮助免疫、诊断治疗、恨不得把自己的养殖技术一下子掏出来用在农民养殖上。他每年还自费印刷养殖信息、免疫防疫知识等手册材料发给养殖户,提高他们的科学养殖意识。同时,他还把自己的电话设成服务热线,24小时保持开机状态,无论是白天黑夜,只要群众有需要,他都第一时间赶到。多年来,平均每年防疫牛1.6万头次、羊5.6万只次、猪3.6万头次、鸡240万只次,治疗牛1600头次,猪2万头次,羊2.2万只次,犬5600只次,挽回直接经济损失6千万元以上。

  专注技术 做畜牧产业的“拓荒牛”

  他的事业在农村,可他的思想从来没有被禁锢,科技创新与应用的同时,孙树民不忘将这些经验转化为理论成果,以在更大的地域范围内发挥作用。多年来,他一直保持不断学习的良好习惯,为了提升个人技术能力,他还经常参加各级兽医论坛、培训,并自费随学术组织出国考察国外畜牧业,学习相关技术经验,在畜牧专业技术知识不断提高的同时,还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。他撰写的《初生犊牛喘症的中西药治疗》《油炸蜣螂治猪大便秘结》《中西药结合治疗狼犬化脓性中耳炎》《小尾寒羊喘症的中西药治疗》《黄牛子宫全脱的术疗验法》等学术性论文几十余篇,先后刊登在全国中文核心期刊、中兽医学杂志和山东畜牧兽医杂志等学术期刊,多项技术研发成果被世界级、国家级的期刊所收录,有力推动了家畜品质提升、产业扩容增效,先后被评为“世界科技专家与人才”“中国世纪专家”“中国当代名医”等称号。从1991年开始,他致力于推广利用人工授精技术进行黄牛、奶牛品种改良工作,并无偿培养了4名人工授精技术人员,现在都已经独立服务于农业科技一线。许多养牛户从开始不接受人工授精,到后来通过品种改良后增加了养殖效益,逐步接受了这种科学的配种方式。每年改良黄牛、奶牛1000余头,为临清畜禽改良工作做出了突出贡献。多年来,仅此一项就为养殖户增收5000余万元。在他的带动和指导下,在孙树民等一批农技专家和乡村人才的坚守和奋斗下,尚店镇建成全国农业产业强镇,全镇养殖户达618户,打响了“两头牛”产业品牌。

  传道授业 做薪火相传的“老黄牛”

  星星之火,可以燎原。孙树民就是这薪火相传间的接力人,多年来,他一直在培养自己的技术服务团队,目前整个技术团队成员共6名,平均年龄35岁,在他的精心指导下,都成长为了可以独当一面的技术能手。不仅仅是在技术本领上的指导,更重要的是在他们心中播散为民服务的种子,团队成员也都递交了入党申请书。在2023年成立孙树民党代表工作室以来,他立足畜牧产业发展特色,构建“四全一线”工作法,“四全”即365天全天候服务、24小时全时段服务、为各类动物提供全科诊疗服务,并以尚店镇为基础,联动临清市农技行业党代表工作室,提供除畜牧养殖之外的作物种植、农科推广、食品深加工等全方位服务;“一线”即扎根服务群众最一线,提供定点坐诊、上门出诊、远程连线、团队会诊等多元服务,目前线上服务可远达内蒙古、新疆等省份。

  孙树民依旧过得清贫而又充实,他每天忙忙碌碌,不是在为养殖户提供服务,就是在免费开展技术培训。作为一名基层畜牧兽医,他技术精湛、经验丰富,全力服务养殖户和畜牧产业发展;作为一名共产党员,他赤诚初心、矢志不渝,在基层平凡岗位书写不平凡的业绩,他的精神激励鼓舞着一批批基层党员干部扎根基层,拼搏奋进。四十载时光荏苒,他敢于坚守、敢于付出、敢于担当,用实际行动诠释着他“躬耕碧野撒希望,扎根基层只为农”的初心使命。

责任编辑: 陈国政